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 淋巴细胞高是什么原因
1、wbc 五分类:中性粒细胞、单核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、嗜碱性粒细胞、淋巴细胞。
2、五个细胞百分比之和=1,如果<1,注意存在异常淋巴细胞的可能。
看蓝色部分数字叠加之和
3、淋巴细胞分类:t淋巴细胞(辅助t淋巴细胞、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)、b淋巴细胞、nk细胞,但血常规可以反应t淋巴细胞减少;其他淋巴细胞减少血常规一般难以反映出。
4、一般情况下感染指标: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多是细菌感染,淋巴细胞数目增多是病毒感染,但淋巴细胞数目增多需警惕淋巴细胞肿瘤性疾病。
5、血常规可以反映白细胞应激性升高、细菌感染、病毒感染、也是可以反映出血液性疾病、免疫缺陷性疾病、淋巴细胞肿瘤性疾病。
参考值不是标准值
举例1:
血常规:wbc 20.3×10^9/l,中性粒细胞 0.75,淋巴细胞 0.20,中值细胞 0.05。
白细胞数目:20.3>10
中性粒细胞计数:20.3×0.75=15.22>7
淋巴细胞计数:20.3×0.2=4.06约等于4
可以看出:白细胞数目增多,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多,百分数升高,淋巴细胞数目正常,淋巴细胞百分数正常。
结果:细菌感染。
举例2:
血常规:wbc 2.3×10^9/l,中性粒细胞 0.10,淋巴细胞 0.75,中值细胞 0.15。
白细胞数目:2.3<10
中性粒细胞计数:2.3×0.1=0.23<7
淋巴细胞计数:2.3×0.75=1.72在正常范围内。
可以看出:白细胞数目减少,中性粒细胞数目减少,百分比下降,淋巴细胞数目正常,百分比升高。
根据指南标准: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<0.5×10^9/l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,<1.0×10^9/l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。
结论:中性粒细胞缺乏症
举例3:
血常规:wbc 12×10^9/l,中性粒细胞 0.25,淋巴细胞 0.70,中值细胞 0.05。
白细胞数目:12>10
中性粒细胞计数:12×0.25=3在正常范围内
淋巴细胞计数:12×0.7=8.4>4
可以看出:白细胞数目增多,中性粒细胞数目正常,百分比下降,淋巴细胞数目增多,百分比升高。
结论:病毒感染
举例4:
血常规:wbc 5×10^9/l,中性粒细胞 0.80,淋巴细胞 0.10,中值细胞 0.10。
白细胞数目:5在正常范围内
中性粒细胞计数:5×0.8=4在正常范围内
淋巴细胞计数:5×0.1=0.5<0.8
可以看出:白细胞数目正常,中性粒细胞数目正常,百分比升高,淋巴细胞数目减少,百分比降低。
结论: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?
(一般t细胞减少,可以是原发性t细胞缺陷和联合免疫缺陷症,也可以由继发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感染)
单核细胞
单核细胞缺乏见于极其罕见的免疫缺陷患者,血常规难以确定。
单核细胞绝对计数增多可见于病毒感染。
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减少可反应性使单核细胞相对计数增高。
嗜酸性粒细胞
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一般临床意义不大,
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增多临床较常见。以往以寄生虫感染多见,现多为过敏性疾病患儿。
过敏性疾病患儿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增多。儿科中这种情况多见于嗜酸性细胞肠炎、湿疹、反复咳嗽和哮喘患儿)
嗜碱性粒细胞
嗜碱性粒细胞减少一般意义不大。
异常细胞
血常规wbc中存在异常淋巴细胞时,其他有核细胞的相对计数会相应降低。这种情况最常见于儿童eb病毒(ebv)感染患儿。
持续关注,分享更多医学笔记。